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国科技管理体制及演变
引用本文:谷俊战.德国科技管理体制及演变[J].科技与经济,2005,18(6):31-34.
作者姓名:谷俊战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外政府科技管理体制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介绍和回顾了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科技体制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及其现有科技体制的管理模式及其特点。战后德国(包括前西德)科技体制的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恢复和重建阶段(1949 ̄1955),这一阶段主要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科研机构、科学自治机构并重建科研基础设施;调整与振兴阶段(1955 ̄1969),这一阶段德国政府建立、调整、合并了一些宏观科技管理机构,并建立了12个大型国家研究中心,初步建立起了集中协调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巩固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前一阶段已有的成果,如改组了某些政府机构,调整了其管理职能,同时赋予科学自治机构以更大的自主权,并大力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等。但在科技体制结构上未发生大的改变,即便是在两德统一之后(原民主德国科技体制的转换只是被纳入联邦德国的体制框架内,是一种局部的适应性调整,德国全境科技体制并未因此而根本改变)。德国科技体制的管理模式介于法美两国之间,属于集中协调性,这与其所奉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一脉相承。其科技发展总体上奉行“科学自由、科研自治、国家干预为辅、联邦与各州分权管理”的基本原则。文章最后将德国的这种体制与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进行了比较,道出了它的优劣。

关 键 词:德国  科技管理体制  社会市场经济
收稿时间:2005-12-03
修稿时间:2005-12-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