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地貌与水土流失问题
引用本文:曾昭璇 ,黄少敏.中国东南部花岗岩地貌与水土流失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0(2):0.
作者姓名:曾昭璇  黄少敏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花岗岩分布广泛,面积很大。其中尤以东南部为集中,如福建花岗岩面积即占全省面积1/3,广东省也占30%(约66500公里~2),较少的广西省也占13.4%(约35000公里~2)。它们的分布也反映出大地构造的特点。加里东期花岗岩多分布在西侧,向东多为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沿海则为燕山期花岗岩为主。这种自西北向东南迁移的分布状况,反映了我国东南部地壳活动与古岛弧活动有关。即和江南古岛弧,武夷、赣南、云开古岛弧,浙闽粤沿海中生代岛弧和台湾新生代岛弧等四个俯冲带构造有关。其中尤以燕山期花岗岩分布最广,对地貌影响也最大。东南地区由于气候上是属高温多雨的季风气侯,花岗岩地貌另成一格。例如在我国西部、东北部花岗岩区就没有厚层的红色风化壳的发育及所成的暴流崩岗地貌。

收稿时间:1977-09-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