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冲绳海槽1000 年以来的硅藻记录及古环境
引用本文:李冬玲,蒋辉,李铁刚,赵美训.南冲绳海槽1000 年以来的硅藻记录及古环境[J].科学通报,2011,56(8):589-597.
作者姓名:李冬玲  蒋辉  李铁刚  赵美训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28903,2007CB815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721004)资助项目
摘    要:通过对冲绳海槽南部MD05-2908 孔沉积样品的硅藻分析, 探讨了该区1000 年以来的气 候变化及环境响应. 研究区位于东亚季风区, 又处在黑潮流经区域, 其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受二 者的共同影响. 对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的黑潮指示种和淡水种硅藻的分析结果显示, 二者的变化 趋势与历史上的“中世纪暖期”及“小冰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950~1500 AD 期间黑潮指示种波 动增加, 而淡水硅藻的含量波动下降, 说明研究区受黑潮的影响较强, 而降雨量较小, 反映了 研究区中世纪暖期暖干的气候特点; 1500~1900 AD 期间黑潮指示种的含量持续降低并保持低 值, 说明当时黑潮对研究区的影响减弱, 海水温度较低, 与小冰期气候特点相似; 同时淡水种 在该时期含量显著增加并达到峰值, 表明台湾东北部在小冰期期间降水偏多. 硅藻研究结果反 映的1000 年来暖干-冷湿的气候特点, 可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对东亚夏季风降 水的影响有关: 温度升高,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该地区降水减少; 反之, 温度降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该地区降水增加.

关 键 词:南冲绳海槽    黑潮    季风    降水    硅藻
收稿时间:2010-08-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