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炭化过程中粟、黍种子亚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植物考古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杨青  李小强  周新郢  赵克良  纪明  孙楠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0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3)资助
摘    要:粟、黍炭化种子遗存是研究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植物考古材料. 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 室内炭化实验及野外火焙实验, 研究现代粟、黍种子形态和亚显微结构特征, 拟揭示粟、黍种 子遗存形成的条件与原因. 200℃以下种子形态变化呈缩小趋势, 胚乳淀粉粒保持结晶结构; 250℃粟形态呈膨胀增大趋势, 黍种子形变较严重, 粟和黍胚乳淀粉粒都过渡为无定形结构; 300℃种子部分灰化, 炭化种子出现多孔现象, 亚显微结构呈蜂窝状的孔洞. 北牛遗址史前窖 穴中的种子遗存仍保持结晶结构, 显示水分子不参与淀粉结晶, 为脱水炭化作用而成. 野外火 焙实验结果显示火堆底部地表的炭化粟、黍种子亚显微结构呈无定形, 考古文化堆积中炭化种 子遗存亚显微结构也呈无定形, 与250℃条件下的炭化种子结构特征相一致, 判定文化层的种 子遗存形成并不受明火直接烧烤, 而是在25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烘焙而形成的.

关 键 词:    炭化过程  亚显微结构  植物考古
收稿时间:2010-12-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