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种(品种)地被竹花器官形态特征及学名订正
引用本文:林树燕,范婷婷,姜明云,张莉,郑笑,丁雨龙..3种(品种)地被竹花器官形态特征及学名订正[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0(1):189.
作者姓名:林树燕  范婷婷  姜明云  张莉  郑笑  丁雨龙.
作者单位:1.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7;
2.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7;
3.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901); 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2014]41号);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重点项目(BE2016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29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第一作者:林树燕(lrx@njfu.com.cn),副教授,博士。*通信作者:丁雨龙(ylding@vip.163.com),教授,博士。
摘    要:【目的】针对《中国观赏竹》、《The Bamboos of the World》等重要专著中广泛使用的翠竹、铺地竹以及黄条金刚竹拉丁学名存在有误问题,校正翠竹、铺地竹和黄条金刚竹这3种地被竹的拉丁学名,并补充描述此3种地被竹的花部特征。【方法】对南京林业大学竹园中翠竹、铺地竹和黄条金刚竹的开花样地进行调查,分别测量这3种地被竹盛花期小穗的长度、小花数、小穗轴长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拍照记录各竹种花器官的形态。【结果】根据3个竹种花器官的形态特征,认为翠竹、铺地竹的花器官形态特征符合苦竹属(Pleioblastus)花特征描述,如花序的类型、小穗的形态、雄蕊的数量等。与赤竹属(Sasa)有较大差异,如花序着生位置、小花外稃形态、雄蕊数量等; 黄条金刚竹的花器官形态与东芭竹属(Sasaella)(也称支笹属)花形态描述一致,表现在花序顶生、小穗具柄、小穗轴节间密被毛、雄蕊 6、花柱1、柱头 3、羽毛状,颖果。而与苦竹属(Pleioblastus)许多特征差异较大,如花序着生位置、雄蕊的数目等。【结论】翠竹、铺地竹的花器官形态特征不符合Sasa花特征,而符合苦竹属花特征描述。因此,宜将翠竹和铺地竹的拉丁学名订正为Pleioblastus pygmaeus 和Pleioblastus argenteastriatus。黄条金刚竹的花器官形态与Pleioblastus不符,而与东芭竹属(Sasaella)花形态描述一致。因此,将黄条金刚竹的学名订正为Sasaella kongosanensis ‘Aureostriatus’。


The revision of scientific names for three dwarf bamboo species(cultivar)based on the floral morpholog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