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三山子白云岩体成因及储集性 |
| |
引用本文: | 谢庆宾 韩德馨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三山子白云岩体成因及储集性[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5(6): 6-12 |
| |
作者姓名: | 谢庆宾 韩德馨 等 |
| |
作者单位: | [1]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00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 |
| |
摘 要: |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三山子白云岩体是一个由多期白云岩化和多种机理叠加改造的“穿时”白云岩体。在该岩体中可识别出两种白云岩化作用的环境和7种白云化作用的类型。中粗晶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为本区最主要的储集岩。本区的储集空间丰富多样,溶孔、溶缝和缝合线溶孔等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该岩体有上、下两套储集体。上部储集体位于岩体顶部,储集性能好,其形成与古岩溶有关;下部储集体位于岩体的中下部,储集性能稍差,其形成与埋藏成岩作用有关。
|
关 键 词: | 鄂尔多斯盆地 三山子白云岩体 白云岩化 储集体 储集性能 成岩作用 油气藏 |
文章编号: | 1000-5870(2001)06-0006-07 |
Origin and Reservoir of Sanshanzi Dolomite in Lower Paleozoic of Ordos Basin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