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聚(α-氰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研究
引用本文:石淑先,田地,邱杨,郭会芳,夏宇正,陈晓农.聚(α-氰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2):59-64.
作者姓名:石淑先  田地  邱杨  郭会芳  夏宇正  陈晓农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    要:以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和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为原料,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乳化法制备了聚(α-氰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然后通过共聚物微球对溶菌酶的吸附,制备了共聚物载药微球。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并就共聚物和药物的质量分数及吸附时间对微球粒径、载药率和负载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空白微球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共聚物质量分数0.8%(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与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1),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1.0%,搅拌速度800r/min,体系pH2.5,反应时间3h;空白微球在pH7.0条件下进行溶菌酶吸附,在溶菌酶质量分数0.08%、吸附3h时所得的共聚物载药微球性能最佳,且所得的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性。

关 键 词:α-氰基丙烯酸酯  载药微球  乳化法  吸附  药物释放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