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下游大堤保护区内洪灾风险的空间格局
引用本文:杨佩国,戴尔阜,吴绍洪,康相武,杨勤业,夏富强.黄河下游大堤保护区内洪灾风险的空间格局[J].科学通报,2006,51(Z2):148-154.
作者姓名:杨佩国  戴尔阜  吴绍洪  康相武  杨勤业  夏富强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4. 新疆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基金项目:本工作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批准号:96-920-09-01)资助.
摘    要:以花园口-兰考段大堤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水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内洪水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社会经济空间分布状况,建立洪灾风险空间识别的指标体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代数功能和模糊数学综合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的洪灾风险进行识别,并进行洪灾风险的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洪灾风险程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区内平均水深为1.36 m,平均流速0.33 m/s,平均GDP密度为435.37万元/km2,平均人口密度为841.43人/km2,洪灾风险二级类型地区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风险三级区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风险四级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其他地区相对较为安全,洪灾风险较小.在洪灾风险空间识别方法和技术手段上的尝试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洪灾风险识别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黄河下游  大堤保护区  洪水演进模拟  风险区域识别
修稿时间:2005年12月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