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8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的规律与传播机制
引用本文:曹志冬,曾大军,王全意,郑晓龙,王飞跃.2008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的规律与传播机制[J].科学通报,2010,55(9):764-772.
作者姓名:曹志冬  曾大军  王全意  郑晓龙  王飞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编号:IIS-0839990,IIS-0428241);;美国国土安全部项目(编号:2008-ST-061-BS0002);;卫生部项目(编号:2009ZX10004-315100);;中国科学院项目(编号:2F07C01,2F08N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080440559);;MOST项目(编号:2006AA01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01219,0621001)资助
摘    要:基于18445例手足口病的病例数据, 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 并阐述了影响疫情传播的机制. 结果表明: (ⅰ) 发病主要集中在夏季, 5月份发病最多,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ⅱ) 患者大部分是1~4岁的婴幼儿童, 相对于威布分布和伽玛分布, 患者年龄更好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平均年龄为3.4岁; (ⅲ) 患者年龄分布中出现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突变, 突变部位基本为整数年龄值; (ⅳ) 手足口病患者的出生时间与发病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ρ= 0.9864), 出生时间可能对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有直接影响, 出生当月受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ⅴ) 平均发病率为132.7/100000, 城乡接合部的发病率远高于城市中心和远郊地带, 发病风险在空间上呈环状分布; (ⅵ) 夏季的疫情暴发比自然状态提前一个月进入下降趋势, 且大大减小了疫情规模, 防控措施较为有效.

关 键 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传播机制  风险因素  发病率图  北京市  
收稿时间:2009-05-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