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新解释广西运动
引用本文:吴浩若.重新解释广西运动[J].科学通报,2000,45(5):555-558.
作者姓名:吴浩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672091)
摘    要:广西运动作为华南地质重要概念之一,已建立70年,一般被认作志留纪末华夏地块的扬子地块会聚而致的造山运动。据广西及邻区地质研究新进展,桂西和桂中柳州-合山地区早古生代属于稳定地块。文本运动起因于寒武纪末南面云开地块向北挤压,形成其间的大明山-大瑶山褶皱带,可能与晚泛非运动相关。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会聚过程发生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影响范围主要在湘、赣两省,可用崇余运动称之,志留纪末无造山运动。

关 键 词:大地构造  古生代  广西运动  郁南运动  崇余运动
收稿时间:1999-11-02
修稿时间:2000-01-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