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冲绳海槽南部海洋环境改变的地质记录
引用本文:向荣,李铁刚,杨作升,李安春,蒋富清,阎军,曹奇原.冲绳海槽南部海洋环境改变的地质记录[J].科学通报,2003,48(1):78-82.
作者姓名:向荣  李铁刚  杨作升  李安春  蒋富清  阎军  曹奇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 266003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71
3.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 266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36210,40176019,40106006),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7),青岛海洋大学博士后项目资助
摘    要:冲绳海槽E017孔岩芯的粒度、沉积速率、地球化学、矿物、有孔虫黑潮标志种、底栖有孔虫群落、浮游有孔虫古水温和碳酸盐溶解等指标的变化, 一致表明了冲绳海槽南部在10.1~9.2 kaBP(cal)前后区域海洋环境经历了一次大的改变, 可能对应了黑潮的加强, 并再次经台湾东北部海域进入冲绳海槽. 研究表明黑潮的重新入侵经历了一个由弱渐强的过程, 并在最近约5 kaBP(cal)以来黑潮的强弱变化变得更加波动. 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群落变化相对于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和矿物指标的变化有大约0.9 ka的滞后, 可能表明了黑潮的入侵及其引起的表层和深层水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生物群落变化相对环境变化有较明显的滞后. 由于黑潮的重新入侵引起了底层水化学环境的变化, 冲绳海槽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在近9.2 kaBP(cal)来显著加强, 并在最近3 kaBP(cal)以来碳酸盐溶解强度变至最大.

关 键 词:冲绳海槽南部  有孔虫  沉积速率  黑潮  碳酸盐溶解
收稿时间:2002-09-23
修稿时间:2002年9月2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