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空探测用数字开环多普勒技术初步研制及其在嫦娥一号探测任务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简念川,尚堃,张素君,王明远,史弦,平劲松,鄢建国,唐歌实,刘俊泽,邱实,冯礼和,张华,王震.深空探测用数字开环多普勒技术初步研制及其在嫦娥一号探测任务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G辑),2009,39(10):1400-1409.
作者姓名:简念川  尚堃  张素君  王明远  史弦  平劲松  鄢建国  唐歌实  刘俊泽  邱实  冯礼和  张华  王震
作者单位:①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 200030;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北京 100094;  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乌鲁木齐 830011;  ⑤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10973031, 40904006)、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 KJCXZ-YW-T13-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8AA12A209, 2008AA12A210)、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创新研究计划和北京航天飞行力学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基于数字无线电技术, 开发了用于卫星视线方向速度测量的无线电开环多普勒测量方法和技术原理样机. 并在嫦娥一号卫星测轨任务中进行了观测试验, 利用卫星转发的S波段载波信号进行开环多普勒测量. 结果显示, 在1 s积分情况下, 嫦娥一号卫星的开环多普勒测量精度RMS达到3 mm/s(1σ), 这已经与目前使用的USB (Unified S-Band, 统一S波段)测速数据的精度水平相当. 这个测量精度主要受制于上行站原子钟的短期稳定度. 进一步通过两站开环差分测量的办法, 可以有效地消除信号发射时的原子钟频率漂移和不稳定性, 使得测量精度RMS提高到1 mm/s (1σ). 开环多普勒数据和差分数据已经开始尝试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的定轨, 数据的精度评估和科学应用也将逐步展开. 这项技术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开环多普勒  差分开环多普勒  嫦娥一号  深空探测
收稿时间:2009-06-10
修稿时间:2009-09-0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G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G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