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Ⅰ)——病征和病原物
引用本文:乐云仙 ,尚汉美 ,蒋正揆 ,陈梅琴 ,许云敏 ,姚宏仁 ,苏德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Ⅰ)——病征和病原物[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1).
作者姓名:乐云仙  尚汉美  蒋正揆  陈梅琴  许云敏  姚宏仁  苏德明
摘    要:本文报道1974年由江苏省海安县采集的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b-ner)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病征和病原物的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能感染各龄幼虫,为典型的幼虫期病毒病。病毒在幼虫组织的细胞核内增殖,并形成多角体。侵染的组织有脂肪体、体壁上皮、气管上皮、血细胞、马氏管、中肠上皮等。神经、肌肉和丝腺没有看到病变。多角体为近于球形或卵形的多面体,直径大小为1222±240mμ。病毒粒子杆状,由外膜和髓核构成,长度范围为164~285mμ,宽度范围为28.4~60.7mμ。它以单个或成束(一般每束含2~6个)的形式同时封闭在多角体内,排列是不规则的。这种封闭方式和国外报道的美国棉铃虫Heliothis zea(Boddie)以及非洲等地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显然不同,后两种的病毒粒子在多角体内都是单个地封闭的。根据统一的病毒分类系统,这种病毒应属于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