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沙漠-黄土边界带空间格局的重建 |
| |
作者姓名: | 靳鹤龄 董光荣 苏志珠 孙良英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项目!(批准号: 21007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 G1999043403),中国科学学院 |
| |
摘 要: | 沙漠-黄土边界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是研究全球变化的理想区域,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指出:全新沙漠-黄土边界带地层具有风成砂-古土壤-黄土沉积序列。其中在东北地区普遍发育3-4层古土壤,浑善达克和毛钨素沙漠南缘普遍发育4-5层古土壤,青海湖及共和盆地古土壤也在4层以上,表明全新世沙漠经历过多次活化扩大和固定缩小过程,受此影响沙漠-黄土边界带发生多次移动;而且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的变化具有同步性,反映全球变化导致的东亚冬、夏季风变化是沙漠-黄土边界带时空变迁的主要驱动因子,全新世后期人类活动对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变化产生了强烈影响。
|
关 键 词: | 全新世 沙漠-黄土边界带 空间格局 |
收稿时间: | 2000-07-12 |
修稿时间: | 2000-07-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