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淮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分析
引用本文:汪靖,何金海,刘宣飞,吴彬贵. 江淮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分析[J]. 科学通报, 2009, 54(1): 85-92
作者姓名:汪靖  何金海  刘宣飞  吴彬贵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
基金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编号: 08JCYBJC10300)和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基金(批准号: BRMCCJ200705)资助项目
摘    要:江淮梅雨建立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以及NOAA提供的全球射出长波辐射和扩展重建海温等资料研究了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 并探讨了该信号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可能机制. 结果表明, 前期中太平洋ENSO(CP-ENSO)事件是影响梅雨建立年际变化的强信号, 该信号具有较好的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实用性. 当前期冬季2月和春季呈现CP-ENSO暖(冷)位相时, 梅雨建立最有可能偏晚(早). CP-ENSO主要是通过EAP(或JP)遥相关型影响梅雨建立, 其中位于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 CP-ENSO暖(冷)位相年, 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晚(早), 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地区海温产生正(负)异常,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 使得西太平洋副高北跳和印度西南季风建立偏晚(早), 东亚上空大气环流由春到夏的季节性转换因而偏晚(早). 大气环流季节性转换和热带暖湿气流向江淮流域输送偏早(晚)是江淮梅雨建立偏早(晚)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江淮流域  梅雨建立  年际变化  前期强影响信号  中太平洋ENSO
收稿时间:2008-08-04
修稿时间:2008-10-07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eiyu onset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and analyses of its previous strong influence signal
Wang J,He J H,Liu X F,et a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eiyu onset over 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and analyses of its previous strong influence signal[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4(1): 85-92
Authors:Wang J  He J H  Liu X F  et al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