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虚拟人背景和意义 |
| |
引用本文: | 钟世镇,李华,林宗楷,罗述谦,秦笃烈. 数字化虚拟人背景和意义[J]. 中国基础科学, 2002, 0(6): 12-16 |
| |
作者姓名: | 钟世镇 李华 林宗楷 罗述谦 秦笃烈 |
| |
作者单位: | 1. 第一军医大学 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3. 首都医科大学 |
| |
基金项目: |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十五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2001AA231031)的支持. |
| |
摘 要: |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数字化虚拟人(数字人)的研究背景和进展,介绍了国内正在开展的建造具有东方人种特征的中国数字人的努力、主要概念和关键技术.可视人计划发端于10多年前的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取人体数字图像信息的实验.所获取的数据集是数字解剖学的基础.它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建造人体模型的思想在中国可以回溯到千年以前或更久远.现代建造数字人的努力正在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支持.其背景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相关的科学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数字人将在血管模型的添加、高精度数据的获取和数据的完整性上做出努力,争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为这种努力的标志是2001年举行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会议主要由计算机专家和解剖学家发起,详细讨论了在数字人研究上的合作.学者们致力于建造一个具有更高精度、更完整的中国数字人.它将不仅可以应用于生命科学,而且将应用于服装、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广泛的领域.
|
关 键 词: | 数字化 人体模型 虚拟技术 |
Digitized Virtual Human: Background and Meaning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