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草畜平衡状况与粮经饲配置模式
引用本文:匡文慧,闫慧敏,张树文,李孝永,包正义,宁静,张平安,范冰,王珊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草畜平衡状况与粮经饲配置模式[J].科学通报,2018(17).
作者姓名:匡文慧  闫慧敏  张树文  李孝永  包正义  宁静  张平安  范冰  王珊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
摘    要:加快生态草牧业建设以提升草原生态承载力、促进草畜动态平衡,是实现农牧场畜牧业增产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为研究区,基于MODIS,Landsat TM/OLI和高分2号等遥感数据和农牧场草牧业年度报表数据,应用遥感解译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获取了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草地分布现状和退化状况,测算了各农牧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评价了草地生态承载力和超载状况,进而提出了农牧场生态草牧业建设的粮经饲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中草地总面积的66.16%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地植被生产力和盖度下降,由草原开垦等导致草地破碎化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55%.遥感估算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平年产草总量约为34.07万t,欠年(2001年)产草总量为27.43万t,丰年(2013年)产草总量为48.89万t.2015年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实际载畜量为164.19万个羊单位,理论载畜量为86.83万个羊单位,在不考虑青贮草和外购饲草料的情况下,超载率为89%,饲草缺口42.35万t.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现有耕地面积为3.95×103 km2,基于生态草牧业建设的理念,将其中10%的耕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理论上相当于5.86×103 km2天然草地的产草量,完全可满足整个农垦集团牲畜饲草料需求.推行"粮、经、饲‘三元结构’、草田轮作"的生产模式,适度利用现有耕地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提高草地产量、有助于维护草畜平衡,遏制草地退化趋势,提高草原牧区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