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类活动对滦河源区湿地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分析
引用本文:陈志凡,王晓岚,赵芳敏,海春兴,孙雷. 人类活动对滦河源区湿地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9(6): 829-834
作者姓名:陈志凡  王晓岚  赵芳敏  海春兴  孙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973-G2000018602;
摘    要:在综合考察滦河源区湿地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湿地围封区、轻度放牧区与重度放牧区,进行植被样地调查与采样、土壤调查与采样,并对上述样品做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围封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总盖度达90%以上,地上生物量(干)为250~350g·m-2,表土层土壤密度ρ=0.430g·cm-3,有机质质量含量w(有机质)=204.1g·kg-1;轻度放牧区植被类型单调,总盖度约为70%,地上生物量(干)为100~200g·m-2,ρ=0.670g·cm-3,w(有机质)=147.2g·kg-1;重度放牧区的植被类型较为单一,其植被总盖度多不足40%,地上生物量(干)不足120g·m-2,ρ=0.886g·cm-3,w(有机质)=45.1g·kg-1,表土层易溶盐质量含量w(易溶盐)=3.974g·kg-1,接近于强度盐化.提出了湿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改变传统的放牧模式,建立割草场,大力发展圈养畜牧业;发挥其区位优势,拓展坝上草原及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将自然环境、农牧业生产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以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关 键 词:滦河源区  湿地  影响分析
修稿时间:2002-01-14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WETLAND SOIL-PLANT SYSTEM IN THE LUANHE RIVERHEAD
Chen Zhifan Wang Xiaolan Zhao Fangmin Hai Chunxing Sun Lei.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WETLAND SOIL-PLANT SYSTEM IN THE LUANHE RIVERHEAD[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3, 39(6): 829-834
Authors:Chen Zhifan Wang Xiaolan Zhao Fangmin Hai Chunxing Sun Lei
Abstract:
Keywords:Luanhe Riverhead  wetland soil plant system  impact analysi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