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Si-MCM-41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张建国,蒋庆哲,郑成国,宋昭峥,柯明.Si-MCM-41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113-117.
作者姓名:张建国  蒋庆哲  郑成国  宋昭峥  柯明
作者单位:张建国(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蒋庆哲(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郑成国(吐哈油田原稳厂,新疆,鄯善,838202);宋昭峥(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柯明(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项目(YJY2005KGK-KF-021)
摘    要:采用碱性水热合成方法制备Si-MCM-41,借助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和碱量对其长程有序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碱用量的增加,产物的长程有序结构逐渐完善,但n(TMAOH)/n(SiO2)=0.68时,必须通过晶化过程中对pH值进行调节才可得到规整性更好的MCM-41.当n(TMAOH)/n(SiO2)=2时,MCM-41的X射线衍射特征峰强度变小,长程结构有序度降低.碱用量高会对比表面积产生负面影响,适宜的碱用量为n(TMAOH)/n(SiO2)=0.3.通过考察六方晶相的生长和完善以及孔壁的厚度、比表面积等因素,确定晶化时间为5 d.温度升高导致六方骨架上的硅物种缩聚速度增大,在150 ℃的水热合成环境中,MCM-41的长程有序结构遭到破坏,较理想的晶化温度为120 ℃.

关 键 词:Si-MCM-41  合成  孔结构  pH值调节  比表面积  孔壁厚度
文章编号:1673-5005(2008)01-0113-05
修稿时间:2007年10月8日

Synthesis method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Si-MCM-41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