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AFLP分子标记探讨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引用本文:张丽艳,牛素芳,张曼,王军.基于AFLP分子标记探讨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遗传多样性[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作者姓名:张丽艳  牛素芳  张曼  王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N0005,2007I0005)
摘    要:为研究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的遗传分化,对竹荚鱼闽东(30尾)和闽南(30尾)群体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群体6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33条条带,其中多态位点286个.闽东和闽南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3.28%、61.89%,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1 8、0.172 2,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67 3、0.267 3.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说明其种质资源尚未遭到明显破坏;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分子生物学方差分析(AMOVA)均显示竹荚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m)显示2个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无明显独立的遗传结构.群体的位点差异数分布和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显示2个群体有相似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竹荚鱼闽东和闽南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可将福建近海的竹荚鱼划归同一个管理保护单元.近期扩张、较强的扩散能力和洋流可能是造成福建近海竹荚鱼群体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关 键 词:竹荚鱼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