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塑料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研究
引用本文:陈仁锌,凌亚飞,阎和卿,戚兆根,夏年苏,童晓黎,张甬波.塑料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6(Z1).
作者姓名:陈仁锌  凌亚飞  阎和卿  戚兆根  夏年苏  童晓黎  张甬波
作者单位:浙江农村技术师专农学系!宁波315101(陈仁锌,凌亚飞,阎和卿),余姚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315400(戚兆根,夏年苏),宁波市引进办!315000(童晓黎,张甬波)
摘    要:黑木耳是浙江省群众喜爱的一种保健食品,然而本省目前仍以段木栽培为主,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资源缺乏,生产周期长,而且单产很低,100kg段木栽培两年仅产干耳1~2kg,故年年销大于产,如1992年浙江省销售干耳约2000t,而生产却不足200t,故需要大量从外省调入。为此,我们于1993年底开始利用本省丰富的棉籽壳和杂木屑等资源进行袋栽黑木耳的高产技术研究。经过两年试验,已选育出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的黑木耳菌株“A_(u4)”,并摸索出一套易被群众接受的塑料大棚挂袋栽培技术,数千袋的试种表明,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从菌袋制作到第一潮木耳采收毕的4~5个月生产周期内,平均100kg干料可产干耳8kg左右。且不会遭受野蛞蝓等地上害虫的危害,木耳质量较好。一个农户若购人10000袋黑木耳菌袋,经2~3个月管理,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一年内春、秋季共可栽培两批。为此,我们计划从1996年开始在革命老区——浙东四明山梁弄镇等地逐步推广,使该项技术为振兴山区经济、科技扶贫服务。现将两年来的试验工作小结如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