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拟柱孢藻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与进化特征
引用本文:蒋永光,王志高,王纯波.拟柱孢藻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与进化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47-58.
作者姓名:蒋永光  王志高  王纯波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07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UG170680);
摘    要:拟柱孢藻毒素是由尖头藻等水华蓝藻产生的一种生物碱类蓝藻毒素.毒理学研究表明该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后能够对多种器官产生毒性效应,且以肝毒性较为明显.拟柱孢藻毒素的毒性虽不及微囊藻毒素,但由于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水溶性,能够在水体中积累到较高浓度,增大了饮用水健康风险,且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造成更为严重的中毒事件.随着尖头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拟柱孢藻毒素也引起了研究者和水体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拟柱孢藻毒素的生物合成是从甘氨酸、精氨酸和丙二酰CoA开始,由特定的多种酶依次催化完成的.这些酶的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上形成簇状结构,不同种的产毒藻具有相似的毒素合成基因簇,主要差别在于基因序列的变异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对毒素合成基因及其功能的探究不但有助于建立可靠的分子检测方法,用于预测水华发生过程中的毒素风险,还可以加深对蓝藻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进化的认识,为利用和改造这些天然代谢途径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通过对拟柱孢藻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及其进化特征的系统性总结,以期从分子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关拟柱孢藻毒素的全面认识.

关 键 词:蓝藻毒素  拟柱孢藻毒素  生物合成  基因簇  系统发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