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作者姓名:申锦1  李言阔1  李佳琦2  万雅琼2  曹锐3  楼智明3  舒特生3  涂磊3  陈亮亮3  张朝辉3
作者单位:1.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3.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 靖安 330600
摘    要: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的腹地,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了进一步掌握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保护区运用公里网格法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累计观测到25 42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9 802张,记录到兽类5目9科12种,鸟类6目14科4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在兽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5的物种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RAI=10.12)、野猪(Sus scrofa,RAI=2.28)、鼬獾(Melogale moschata,RAI=0.92)、猕猴(Macaca mulatta,RAI=0.91)和食蟹獴(Herpestes urva,RAI=0.84); 在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5的物种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RAI=18.57)、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RAI=0.55)、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RAI=0.42)、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RAI=0.26)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RAI=0.17).此次调查新增保护区鸟类记录12种.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对九岭山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野生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的进一步调查,为该保护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和管理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红外相机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监测  相对多度
点击此处可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