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电极形状对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夏海亮 刘亚坤 刘全桢 刘宝全 傅正财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0;
2.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系, 上海 200240; 3.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
工程研究院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
| |
摘 要: | 采用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持续时间的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电极形状对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对比了采用3种形状且不同头部曲率的电极时Al3003金属板的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并结合有限元电场仿真和二维流注发展模型分析了电极影响金属烧蚀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极对雷电流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很大.在末次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的作用下,使用尖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最大,半椭球形电极和半球形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次之,这是由于电极形状影响了间隙的初始电离能力以及流注发展过程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和电子能量密度分布的缘故.
|
关 键 词: |   金属 烧蚀特性 雷电流 电极形状 电场仿真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