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
| |
作者姓名: | 张培震 闻学泽 徐锡伟 甘卫军 王敏 沈正康 王庆良 黄媛 郑勇 李小军 张竹琪 马胜利 冉勇康 刘启元 丁志峰 吴建平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中国地震局第二形变监测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841013)、财政部和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专项经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 LED2008A01)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特大地震. 这次逆冲型地震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逆冲断裂之上, 与有历史记载以来所发生的逆冲型特大地震是不同的. 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震源机制、余震定位、地震破裂过程、同震地壳形变、强地面运动等的综合研究, 认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3个地质单元共同作用的结果. 川西高原作为变形单元震前发生长期持续的变形, 并且将变形转换为积累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 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闭锁单元震前变形缓慢但积累很大的应力, 当其超过断裂的摩擦强度或岩体的破裂强度时就突发破裂, 形成地震,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四川盆地作为支撑单元对川西高原和龙门山的向东运动产生阻挡, 是汶川地震孕育不可缺少的元素. 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可以用多单元组合模型来理解.
|
关 键 词: | 汶川地震 多单元组合模式 龙门山断裂 地震破裂 地震机理 |
收稿时间: | 2009-03-06 |
修稿时间: | 2009-03-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