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北太平洋夏季海表温度异常的年代际变化
引用本文:武炳义,张人禾.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北太平洋夏季海表温度异常的年代际变化[J].科学通报,2007,52(10):1190-1194.
作者姓名:武炳义  张人禾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4CB418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5030和40225012)资助.
摘    要:揭示了1968~2002年期间西北太平洋夏季平均海表温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次年代际变化, 该年代际变化表现为西北太平洋(100°~180°E, 0°~40°N)夏季海表温度经验正交分析的第一模态由频繁的负位相转变为强的正位相, 该模态解释了总方差的30.5%. 在1968~1987年期间, 海表温度第一模态的负位相盛行(平均偏差为-0.586), 相应地, 负的海表温度异常占据了日本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边缘海区; 而1988~2002年期间, 海表温度第一模态显示出强的正极性(平均偏差为0.781), 因此正的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在西北太平洋. 伴随着夏季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 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夏季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超过了40 mm, 达到了0.05统计显著性水平.

关 键 词:年代际变化  西北太平洋  海表温度  夏季
收稿时间:2006-12-12
修稿时间:2006-12-122007-03-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