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毛乌素沙地固沙灌木树干茎流特征
引用本文:杨志鹏,李小雁,刘连友,武建军,哈斯,孙永亮.毛乌素沙地固沙灌木树干茎流特征[J].科学通报,2008,53(8):939-945.
作者姓名:杨志鹏  李小雁  刘连友  武建军  哈斯  孙永亮
作者单位: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100875
摘    要: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固沙灌木沙柳和籽蒿树干茎流的野外实验观测, 分析了冠层和降雨特征参数对树干茎流形成的影响, 确定了树干茎流量在降雨再分配中的比例. 结果表明: 沙柳和籽蒿的累计树干茎流量分别占降雨总量的7.6%和2.7%. 树干茎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 茎流百分数随降雨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 在较小降雨量时, 茎流百分数随降雨量的增加较快. 超过一定降雨量范围时(沙柳3~5 mm, 籽蒿5~7 mm), 茎流百分数开始接近稳定.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分枝较多, 树冠体积较大, 分枝与地面夹角较小的冠层结构有利于灌木树干茎流的形成. 树干茎流量、茎流百分数随最大10 min雨强(I10)均呈指数增长趋势. 其中, 沙柳和籽蒿的茎流百分数分别在I10<3.0 mm·h-1和I10<2.0 mm·h-1降雨条件下随雨强的增加较快, 之后出现稳定的趋势.

关 键 词:毛乌素沙地  沙柳  籽蒿  树干茎流
收稿时间:2007-11-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