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34)——父亲与儿子的故事
引用本文:冯长根.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34)——父亲与儿子的故事[J].科技导报(北京),2012,30(35):83-83.
作者姓名:冯长根
摘    要: 后悔上了大学,是当前的社会现象之一.有一位叫韩培印的父亲,被媒体誉为“勇敢的父亲”,他就不时后悔“也许当年根本不应该让儿子读书.”我今天早上读了这个故事,既受到深深的感动,也产生了极大的触动——这位父亲在潜意识中也许视大学为“挣钱培训班”,或者视上学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也许这样说是错的,但这毕竟是他的实际生活史.2002年开始,在儿子考上西安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为了帮儿子凑出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又和儿子一起来到西安,在49岁那年变成了一名农民工.在儿子就要毕业的日子里,大学生就业已经十分不顺,2006年即使学的是当年热门的通信工程专业,也不好找工作了.他儿子最后在青海找到了一份工作,试用期每个月拿600元的工资,在野外帮当地的单位铺通信光缆,这收入还没有韩培印自己在西安打工挣得多(本文省略了其中感人的情节).2012年第2期《年轻人》杂志刊登了韩培印的故事.文中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军虎遇到了这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并把他的故事拍成了一部时长47分钟的纪录片,此片在2009年的第二届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上,获得了最佳短片奖.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技导报(北京)》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