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作者姓名:张琛悦  赵霞  辛玉春  唐文家  王蕾
作者单位: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建模室,810008,青海西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资助项目(42067001);
摘    要:以第2次土壤普查形成的土壤图和草地资源清查图为本底,通过文献搜集及实测数据的结合,对青海省草地的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约为6.12 Pg,平均碳面密度为18.08 kg·m?2,其中:地上植被碳储量(包括凋落物)为0.0097 Pg,平均碳面密度为0.03 kg·m?2;地下植被碳储量为0.0967 Pg,平均碳面密度为0.29 kg·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6.01 Pg,平均碳面密度为17.76 kg·m?2;土壤储存的有机碳是植被的54倍多.2)从9大草地类来看,总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寒草甸类(3.64 Pg)、高寒草原类(0.94 Pg)、低地草甸类(0.61 Pg)、温性草原类(0.35 Pg)、温性荒漠类(0.33 Pg)、温性荒漠草原类(0.08 Pg)、山地草甸类(0.08 Pg)、高寒草甸草原类(0.05 Pg)、高寒荒漠类(0.04 Pg);从5大功能区来看,总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三江源地区(3.95 Pg)、柴达木盆地(1.31 Pg)、祁连山地区(0.45 Pg)、青海湖流域(0.31 Pg)、河湟谷地(0.10 Pg).3)从9大草地类总碳面密度来看,低地草甸类的总碳面密度最高(57.37 kg·m?2),温性草原类的最低(14.04 kg·m?2);从5大功能区总碳面密度来看,柴达木盆地的最高(24.41 kg·m?2),河湟谷地的最低(14.05 kg·m?2). 

关 键 词:草地生态系统   碳储量   碳面密度   植被   土壤有机碳   青海省
收稿时间:2021-04-30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