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西大同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摘    要:山西大同新生代时期的玄武岩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大同西北部的碱性玄武岩与东南部的拉斑玄武岩。对大同地区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比其间的差别,得出两地区的玄武岩岩浆来自不同的幔源区,并概括出了二者各自的岩石学特征。在地球化学方面,采用了Mg同位素作为化学示踪剂来研究大同盆地的岩浆作用过程。结果显示:两区域的玄武岩样品均为显微斑状结构,但在长石、贵橄榄石等矿物的含量与比例上差异较大;两地区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在斜率上也有明显差异,据此也比较得出两区岩浆熔融程度的相对强弱;此外,大同地区的Mg同位素含量明显偏低,δ~(25)Mg质量分数在-0.36‰~-0.11‰之间,δ~(26)Mg质量分数在-0.69‰~-0.21‰之间,轻于正常地幔标准。通过研究玄武岩冷却结晶后的岩石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性质来推断出深部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变过程,并以Mg同位素含量特征为主要研究方向,讨论其岩石成因,重点确定出地幔源区性质,为研究整个华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成因机制、化学组成等因素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