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触形大疣蛛区域性演化模式的探讨
引用本文:陈连水,胡丽萍,袁凤辉,周谷春,许友武,周颖.触形大疣蛛区域性演化模式的探讨[J].江西科学,2019,37(3).
作者姓名:陈连水  胡丽萍  袁凤辉  周谷春  许友武  周颖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330013,南昌;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330013,南昌;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330013,南昌;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330013,南昌;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330013,南昌;东华理工大学生物系,330013,南昌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摘    要:触形大疣蛛是中国中东部唯数不多的广布性的地穴型原蛛。对触形大疣蛛地理区系演化进行研究,旨在探明其时空演化规律,核实或细化学界的某些观点。作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采用形态特征比值的定量聚类分析方法获得了该蛛26个样点间演化关系的支序图,分析表明:触形大疣蛛种系源自于泥盆纪前东南盆地西北侧西南至东北向短暂相融形成的弧形海湾的多个侵入点,同时,伴随地质构造运动出现的种间分化是发生于这段时期的主要事件;结合近期在缅甸琥珀中发现1亿年前的有尾蜘蛛,推测该蛛来源于西南方向的可能性更大些;随着浙闽地区的抬升使保留于"湘赣岛海"的种系逐渐由西向东渗入,因第三纪地质气候变迁归于平缓,便出现了江西境内的适应性辐射演化;第四纪冰期后,泛江西区域的触形大疣蛛种系进入到深度分化和种群细分阶段。由于线粒体标记被广泛用于种内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等各类研宄中。为进一步核实和细化该地理演化路径或明确其与地质地层发育的关系,作者拟采用线粒体标记等对更多样点的触形大疣蛛样本的遗传分化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期待更真实的种群细分,以破解其演化历程。在综述其相关的研究背景后,作者认为该蛛作为该区域地球地质等中长期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或许是最佳选择。

关 键 词:地穴型原蛛  触形大疣蛛  区域性演化  生物地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