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学的赢家
引用本文:关毅.科学的赢家[J].自然杂志,2016,38(6):448-455.
作者姓名:关毅
作者单位:本刊特约记者
摘    要: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都已尘埃落定。无论是帮助大隅良典夺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研究,还是帮助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斩获物理学奖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或是帮助让-皮埃尔?索维奇、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赢得化学奖的分子机器,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础科研”堪称2016年的“最大赢家”。事实上,如果有人提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上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它们的前景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回答什么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应用,2016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无限可能。

收稿时间:2016-11-22

Winners of sciences
GUAN Yi.Winners of sciences[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2016,38(6):448-455.
Authors:GUAN Y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