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于始祖鸟的虚骨龙类及其对于鸟类起源研究的意义
引用本文:徐星,马檠宇,胡东宇.早于始祖鸟的虚骨龙类及其对于鸟类起源研究的意义[J].科学通报,2010,55(32):3081-3088.
作者姓名:徐星  马檠宇  胡东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KZCX2-YW-T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2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806400)资助
摘    要:在过去20年中, 对非鸟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关于这一演化假说仍然存在一些反对的观点, 其中一个反对证据来自兽脚类恐龙化石的地层分布记录. 从兽脚类恐龙化石的地层分布上看,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发现于晚侏罗世, 而在侏罗系地层中却很少发现应当是它们祖先类型的虚骨龙类化石, 这暗示存在着一个“时间悖论”——后裔出现在祖先之前. 本文回顾有关这一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 近10年来的一系列发现表明, 虚骨龙类主要类群在侏罗纪中晚期已经出现. 这些发现大大提高了化石地层分布和兽脚类恐龙系统发育关系的一致性, 并且有力反驳了所谓的“时间悖论”.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发现为鸟类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兽脚类恐龙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支持了暴龙超科和阿尔瓦兹龙超科处于虚骨龙类相对基干的位置, 甚至暗示一个新的关于副鸟类的系统发育假说: 始祖鸟、驰龙科和伤齿龙科构成一个单系类群, 而攀龙类、其他鸟类以及窃蛋龙类形成另一个演化分支. 特征演化分析表明, 副鸟类的基干类群可能在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演化出与树栖以及飞行相关的特征. 未来更多侏罗纪虚骨龙类化石的发现将有助于一个更加精确的鸟类起源和演化模式的建立.

关 键 词:侏罗纪    化石记录    虚骨龙类    兽脚类    鸟类起源
收稿时间:2010-05-1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