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讨论“机器问题”的三种语境——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机器与工人矛盾关系的哲学探讨 |
| |
作者姓名: | 王莅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哲学系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10XKS004)的阶段性成果 |
| |
摘 要: | 从《哲学的贫困》批判蒲鲁东关于分工与机器关系的错误观点开始,马克思注意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使用"比"机器本身"更为重要。到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将机器视为"固定资本",从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出机器使用与资本增殖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回答了机器生产促进资本增殖的机制和控制工人劳动的实质,对前两个阶段遗留下的问题做出了合理解答。
|
关 键 词: | 机器 工人 分工 固定资本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