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激励控制短舱侧风流动分离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张东盛,梁华,方雨霖,杨鹤森,苏志,张传标,刘诗敏.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激励控制短舱侧风流动分离实验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23,24(2):42-50.
作者姓名:张东盛  梁华  方雨霖  杨鹤森  苏志  张传标  刘诗敏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动力系统与 等离子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3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II-0014-0035);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20220200107);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基金(GATRI 2020C06003)
摘    要:短舱进气道在侧风工作状态下会发生流动分离,导致发动机进气畸变,甚至造成发动机喘振。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在改善流场特性领域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其主要难点在于等离子体激励能否与流场产生有效耦合作用实现流动控制目标,而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以其功耗相对较低、对流场持续产生扰动等优势,在控制翼型/机翼流动分离中已取得显著成果,在短舱流动分离控制中存在巨大的潜力。首先探究了侧风影响下短舱进气道的基准气动规律, 定量分析总压畸变程度,从而确定了等离子体激励工况,然后采用120°周向激励布局,在不同激励频率电压条件下,进行纳秒介质阻挡放电(NS-DBD)的流动控制效果验证和激励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加NS-DBD激励,总压损失系数降低,流动分离范围减小,总压畸变基本消失;随着激励频率的提升,总压畸变程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激励过程中存在一个固有最佳耦合频率,在最佳耦合频率下,总压畸变改善效果最佳;在来流速度为25 m/s,来流偏角为10°的条件下,施加NS-DBD激励,使得平均总压损失系数减小了26.09%,畸变指数减小了31.48%;激励电压阈值上限为10 kV,阈值下限为8 kV;而通过改变激励电压,以改变激励能量的注入,对分离流场改善效果的提升不明显,因此,在实现分离流场控制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激励电压至电压阈值下限,有助于降低能耗、提升寿命,促进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短舱进气道  流动分离    流动控制  NS-DBD
点击此处可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