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南段符山岩体的成因: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 |
作者姓名: | 董建华 陈斌 周凌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KZCX-1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032)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太行山南段符山岩体是一套辉长岩-闪长岩-二长岩杂岩体,这一套岩石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点:轻稀土强烈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并具有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特别是Sr-Ba;Nd-Sr同位素成分相对均一,并具强烈富集的特征(I Sr 为0.706~0.7065,ε Nd (T)为-13.7~-16.8).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套同源岩浆演化系列,共同起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幔源基性岩浆侵位到下地壳位置时被下地壳物质混染形成混浆,混浆又发生以铁镁矿物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符山岩体的一系列岩石类型.华北中生代岩浆作用主要来自富集的岩石圈地幔,这可能是导致中生代以来华北岩石圈地幔减薄的机制之一.
|
关 键 词: | 太行山南段 中生代岩浆作用 地球化学 富集岩石圈地幔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