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计算机的发展
引用本文:曹来发,朱正堂.计算机的发展[J].甘肃科技,2002(8).
作者姓名:曹来发  朱正堂
作者单位:[1]华北电力设计院 [2]北方工业大学
摘    要:在40年代中期,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由笨重的电子管组成,计算机也是如此。如世界第一台计算机重达30吨,占地167平方米,使用了近两万个电子管,功率为150千瓦,每秒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或500次乘法运算。这个时期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是组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且用快速磁芯存储器,每秒完成15万次加法运算或5万次乘法运算,这个时期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60年代以来,各自独立的电子器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被组合起来,封装在一个元件里,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以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其可靠性更高、功耗更少、体积也微小、造价大幅下降、性能更强,每秒能运算200万次。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到70年代初,众多的部件可集成在一块很小的硅晶片上,构成所谓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向“两极”分化;一极是微型机向微型化、网络化、高性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另一极则是巨型机向更巨型化方向发展,巨型机每秒能运算一亿次以上。这个时期的电子计算机称为第四代计算机。在这同时,就有人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处在不同...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