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隐性课程及其教育功能
引用本文:肖潇.论隐性课程及其教育功能[J].科技知识动漫,2007(9S):6-9.
作者姓名:肖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作为学校特定的文化要素,隐性课程以问接和内隐的方式呈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实施隐性课程必须注重选择正确的载体,尤其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身正效应,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隐性课程对于教育活动具有普遍意义,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显性课程所无法代替的。

关 键 词:高校  显性课程  思想教育功能
文章编号:1002-7660(2007)09-0006-0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