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长叶苏铁遗传多样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邓丽丽 邹蓉 唐健民 陈泰国 韦霄 韦发南 |
| |
作者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桂林 54119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070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计划(2022),广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3LYKJ03,[2022]GT23),广西植物功能性植物化学物质研究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ZRJJ2022-2)和桂林市创新平台和人才计划项目(20210102-3)资助。 |
| |
摘 要: | 了解广西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长叶苏铁(Cycas dolichophylla K.D.Hill)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征对广西长叶苏铁的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6对稳定性好的SSR引物对分别来自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梅茶镇(PL)、德保县那甲镇(NL)和德保县城关镇(QH)的3个长叶苏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中,高度多态性引物(GZST055、GZST065、GZST088)和低度多态性引物(GZST002、GZST013、GZST019)各占50%。广西长叶苏铁3个种群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为2.8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00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657,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5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59。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49,说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小,且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所有遗传变异的97%,3个种群的基因交流频繁且遗传背景相互混杂。总体来看,广西长叶苏铁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德保县那甲镇(NL)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应将该种群作为重点保护单元进行保护。本研究还对广西长叶苏铁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关 键 词: | 极小种群 长叶苏铁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
收稿时间: | 2023-07-26 |
修稿时间: | 2023-08-04 |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