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耳蕨属(鳞毛蕨科)的亚洲起源: 来自rbcL序列的证据
引用本文:李春香,陆树刚,杨群.耳蕨属(鳞毛蕨科)的亚洲起源: 来自rbcL序列的证据[J].科学通报,2004,47(9):874-878.
作者姓名:李春香  陆树刚  杨群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预研项目(批准号:2002CCA03300)、中国科学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SW-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302003)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1C0002M)资助.
摘    要:对60种(包括新测定的我国西南部的耳蕨和贯众属植物23种)广义耳蕨属Polystichum sensu lato (s.l.)植物的rbc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并根据通过相对速率检验支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和rbcL基因的进化速率, 估算广义耳蕨属起源和发生分歧的时间. 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 所分析的广义耳蕨属(包括贯众属Cyrtomium和鞭叶蕨属Cyrtomidictyum)构成一个单系群, 支持广义耳蕨属的成立. 位于系统树基部的支系均由来自亚洲的种类构成, 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其余种类构成另一个支系. 系统发育分析及分歧时间的估算结果显示, 广义耳蕨属在晚白垩世晚期(约76 Ma)首先从亚洲起源, 在始新世早期(约46 Ma)扩散到世界各地.

关 键 词:耳蕨属  rbcL  系统发育  起源
收稿时间:2004-02-27
修稿时间:2004-04-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