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科学技术结构及其历史变迁——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概要)
引用本文: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科学技术结构及其历史变迁——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概要)[J].大自然探索,1983(2).
作者姓名:金观涛  樊洪业  刘青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辨证法》杂志社,中国科学院《自然辨证法》杂志社,中国科学院《自然辨证法》杂志社
摘    要:一、两组曲线的启示在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时期内,中国科学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许多有决定性影响的贡献;但在近三、四百年中,西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这个历史事实迫使人们思考: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中西方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所体现的不同特点,从而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我们统计了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这两千五百年时间内的近两千项科学技术成果,分为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技术三部分,根据各项成果在学科范围内的地位及其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计分标准,作出中国和西方的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