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垃圾DNA:“生命之剧”的“导演者”
引用本文:郭礼和.垃圾DNA:“生命之剧”的“导演者”[J].世界科学,2012(10):21-21,17.
作者姓名:郭礼和
作者单位: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
摘    要:"垃圾DNA"这个名字出自上世纪70年代。在这之前已经发现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结构的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蛋白质信息的染色体或DNA片断)之间是不连续的,也就是基因之间存在很大的间隔,就像上海到北京的铁路(比作染色体,也可看作DNA)有许多火车站(比作基因,也就是编码蛋白质信息载体),但两个城市之间的火车站只占据铁路总长的1.5%(也就是基因只占DNA总长的1.5%)。故而,197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大野乾对不编码蛋白的染色体片断(也就是火车站之间的铁路,占上海到北京总长的98.5%)称为"垃圾基因"(不编码蛋白质)。

关 键 词:编码蛋白  染色体片断  垃圾  基因内  真核细胞  人类基因组计划  火车站  细胞核结构  导演  加州理工学院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