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Shewanella sp.RQs-106还原Fe(Ⅱ)EDTA-NO产氨过程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高嘉欣  路达  张玉  周集体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106)
摘    要:考察了菌株Shewanella sp. RQs-106还原Fe(Ⅱ)EDTA-NO产氨过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操作条件. 结果表明,乙酸钠和柠檬酸钠不能作为菌株RQs-106的电子供体,较适宜的电子供体为乳酸钠,在36 h内产氨率可达到99%. C/N质量比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菌株的Fe(Ⅱ)EDTA-NO降解率和产氨率产生影响,最适宜的C/N质量比值为20. Fe(Ⅱ)EDTA-NO浓度过高会抑制菌株活性,导致Fe(Ⅱ)EDTA-NO难以被降解,本实验条件下宜控制Fe(Ⅱ)EDTA-NO浓度为1 mmol/L. 当初始pH为5.0~6.0时,菌株RQs-106不能还原Fe(Ⅱ)EDTA-NO,当初始pH值升高到7.2~9.0时,可将Fe(Ⅱ)EDTA-NO还原为氨氮,但碱性过大对菌株RQs-106活性有抑制,较适宜的pH值为8.0. 菌株可在20~35 ℃内还原Fe(Ⅱ)EDTA-NO并产氨,最适温度为30 ℃.

关 键 词:Fe(Ⅱ)EDTA-NO  异化硝酸盐还原为氨(DNRA)  希瓦氏菌
收稿时间:2021-04-0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