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变与不变:早期汉传佛教文献的天文学翻译
摘    要:汉译佛经《虎耳譬喻经》等文献中保存了印度天文学的主要元素,如星宿占卜的体系、术语、历法知识、日影数据、仪器设计等。保留的同时,它们也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传统对原文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如某些文本加入了中国地名,或使用了中国的季节划分和历法数据。从翻译风格来看,天文学翻译尚质为主,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译场进行团队合作,用归化与异化统一结合的策略来进行翻译。翻译作品既包含受知识精英欢迎的数理天文内容,也包含容易在老百姓中传播的计时仪器和简单占卜。文章借用"五失本"、"五不翻"等佛教翻译方法论,从星宿特性、历法计时、星占卜辞等方面切入,分析汉传佛教早期天文学翻译中的变与不变,进而探讨古代跨文化交流中传播者所采取的适应性策略,并尝试分析何种科学文本能得到有效的传播。总体来看,知识传播策略的纵向启发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知识和技术能够在文化交流中保存下来;知识传播策略的横向启发是,与传入国或地区的本土文化实现共鸣的外来知识和技术能更好地实现融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