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LMDI和EMD模型的中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其波动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艳梅,陈秧分,刘玉,高秉博.基于LMDI和EMD模型的中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其波动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5):946-954.
作者姓名:李艳梅  陈秧分  刘玉  高秉博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9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100097;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摘    要: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经验模态分解模型(EMD)和方差分解模型(VDM),系统分析1978-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结果表明,35年间玉米产量增加1.50×108 t,东北区和黄淮海区的玉米生产优势进一步凸显;玉米播种面积效应和玉米单产效应分别为0.79×108和0.71×108 t,播种面积是中国玉米产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玉米产量以趋势增长为主,且存在3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玉米单产波动是准3年周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八大粮食产区看,黄淮海区玉米产量的波动量最大,其次为东北区和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东北区和黄土高原区自身的产量波动及其相互间的正向联动作用是中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黄淮海区和东北区的玉米产量波动量大且变化剧烈,应重点关注这两个区的玉米生产.

关 键 词:玉米产量  变化趋势  波动特征  LMDI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模型

Evolutive Trend of China's Corn Output and Its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MDI Model and EMD Model
Abstract:
Keywords:corn output  evolutive trend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