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云南松及林下主要灌木叶功能性状对林分退化的响应
引用本文:师睿, 李玮, 彭长青, 冯德枫. 云南松及林下主要灌木叶功能性状对林分退化的响应[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2): 355-365. DOI: 10.7540/j.ynu.20220284
作者姓名:师睿  李玮  彭长青  冯德枫
作者单位:1.云南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 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3.楚雄市林业局白依河林场,云南 楚雄 675000;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33;5.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云南元谋干热河谷荒漠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研究基地,云南 昆明 650233;6.林业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01594).
摘    要:
研究不同云南松林分下灌木叶片功能性状差异,探讨林下灌木对林分退化的适应策略,可以为滇中地区云南松林的林下植被更新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以云南松及3种林下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叶片性状在退化林分与对照林分间的差异,揭示林下植物适应林分生境变化的生态策略. 结果表明,叶面积(LA)、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密度(LD)、叶干重(LW)在不同物种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 < 0.05).
除LA、LD外,其他性状指标均在不同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这表明物种类型、退化阶段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云南松林分的叶片功能性状. 随着林分退化,云南松针叶具有较小的LT和较大的LD,矮杨梅叶片具有较大的LT、LW、LDMC、LD以及较小的SLA值,油茶叶片具有较大的LT和LW及较小的LA和SLA值,而豆梨则具有较大的LT和LDMC以及较小的LA和LW等功能特征来适应环境. 研究阐述了云南松林分退化过程中林下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适应策略,能为云南松林生态恢复过程中潜在乡土物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


关 键 词:云南松  林分退化  林下灌木  叶片功能性状
收稿时间:2022-06-05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