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核磁共振指纹谱考察黄芪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
引用本文:陈燕燕,李晓男,王跃飞,姜苗苗.应用核磁共振指纹谱考察黄芪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12):1410-1413.
作者姓名:陈燕燕  李晓男  王跃飞  姜苗苗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药新药研发中心;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1210120013)
摘    要:为考察黄芪生品与炮制品之间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质子核磁共振指纹谱(1H-NMR)技术对黄芪以及其4种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差异性成分进行特征提取及筛选.1H-NMR指纹谱检测并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8个氨基酸类化合物(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甲酸)在黄芪炮制品中首次被报道.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显示:与生黄芪相比,酒炙品、蜜炙品和盐炙品黄芪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变化明显,而米炙品和生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不大,其中主要的差异性成分为苏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葡萄糖、蔗糖和毛蕊异黄酮.上述实验结果揭示了不同的炮制方法不仅影响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氨基酸类和糖类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关 键 词:质子核磁共振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黄芪  炮制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