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霍次克海东南部180ka BP以来底栖有孔虫δ~(13)C轻值事件 |
| |
作者姓名: | 吴永华 石学法 邹建军 程振波 王昆山 葛淑兰 石丰登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 G 07,2013G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31002,4071006900,40906035);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13313)资助 |
| |
摘 要: |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OS03-1岩芯180 ka BP以来底栖有孔虫内生种Uvigerina spp.进行了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发现了112~109 ka BP(Ⅵ),102~90 ka BP(Ⅴ),85~76 ka BP(Ⅳ),57~54 ka BP(Ⅲ),44~40 ka BP(Ⅱ)和17~10 ka BP(Ⅰ)的6次δ13C轻值事件,其中发生于102~90 ka BP的轻值事件Ⅴ中的δ13C降幅最大,达到了2.5‰,其他事件中均达到1‰以上.研究认为,这些δ13C轻值事件可能由表层生产力增高、鄂霍次克海中层水形成减弱、最低含氧带加强等因素共同引起.古菌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这些δ13C轻值事件没有受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和甲烷气体释放的影响.
|
关 键 词: | 底栖有孔虫 δC轻值事件 表层生产力 鄂霍次克海中层水 最低含氧带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