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痛镇痛”:条件性疼痛调节 |
| |
作者姓名: | 汤艺 唐丹丹 彭微微 胡理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856,31471082,31500921)资助 |
| |
摘 要: | ![]() 条件性疼痛调节(CPM)是一种内源性疼痛调节,指身体某一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可以抑制施于身体另一部位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知.本文首先概述了与CPM相关的神经生理、生化机制,并介绍了测量个体CPM效率的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总结了基于脑电和功能磁共振等神经成像技术评估CPM效率的神经生理指标,并提出应综合心理物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方法评估个体CPM功能.然后,从人口统计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影响个体CPM功能的复杂因素,从而提示大家应综合考虑影响个体CPM效率的因素.最后,本文总结了CPM相关的临床应用,包括慢性疼痛预测与评估、镇痛药物剂量预测以及个体健康质量评估等.本文既能加深对人类疼痛调节功能潜在机制的理解,又能为临床上慢性疼痛疾病的预测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关 键 词: | 疼痛 条件性疼痛调节 内源性疼痛调节 慢性疼痛预测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