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植物遗传工程展望
引用本文:K.A.Barton,W.J.Brill,叶正祥.植物遗传工程展望[J].世界科学,1984(6).
作者姓名:K.A.Barton  W.J.Brill  叶正祥
作者单位:美国威斯康星州 Cetus Madison 公司,研究董事
摘    要:一种新基因在经遗传工程加工过的植物中的功能表达,至今还没有报导过。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的一个大障碍是我们对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认识不足。由于非常重要的植物性状基因至今没有得到统一的鉴定,因而使得试图建立遗传工程作为植物育种的一种实用技术变得错综复杂。然而,从植物改良的各个方面所获得的好处,正促进对植物转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控制有价值性状基因的分离、鉴定的研究。作为科学家,发展较多的有关植物分子遗传知识,我们期望看到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例如,植物营养质量的改进,降低肥料的需求以及提高对不良环境条件和病原菌的抵抗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